点满“高科技”属性:时代赋予空调的历史机遇
? ? ? ? ? ? ? ? ?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昊,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空调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
在2025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创下产销规模突破2亿台的辉煌业绩的同时,中国空调市场严重的价格“内卷”让“如何高质量发展”的疑问愈发凸显。产业界都在追问:政策红利退潮后,空调行业的下一个机遇在哪里?
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不妨回望过去三十年空调行业的发展轨迹,时代赋予了它两段鲜明的驱动力——初期的认知普及、中期的房地产爆发。在这两段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空调产业完成了竞争格局的塑造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科技创新的积累。
于是,在信息大爆炸与智能大爆发的现在,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的“十五五”时期到来之际,时代将赋予空调产业新的历史机遇——用高科技实现空调品类的进化。
产业界应有这样的认知:举国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尖端科技发展的背后,是全民对产品科技属性认知的大提升。如果说空调曾经是传统的制冷设备,那今天它就是能够叠加出多种高科技技术,强烈吸引消费者的“居家科技潮品”。
于是我们可以强调那一句老生常谈的话:科技创新将成为空调行业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
AI彻底打开想象空间
中国走在了全球AI领域的最前沿,而AI的应用完全颠覆了空调的交互逻辑,也彻底改变了跨界技术与传统制冷技术的融合方式,让空调在科技上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026冷年开局之际,海尔空调宣告正式进入AI空调时代。海尔空调“AI之眼”系统,可以通过视觉神经中枢实现冷热双风分区控制,冷风调节室温,常温风追踪人体动态优化体感,展现了AI技术在精细化环境管理上的潜力。
美的推出了以AI驱动空气中枢系统的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系列,从温度、湿度、风感、洁净度、新鲜度五大维度来定义并构建最适合人们呼吸的空气生态,满足各个季度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
TCL空调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行业首款能“随心聊”的智能空调,不仅实现了离线60万+指令库与云端大模型的自由切换,毫米波雷达等创新传感技术的引入,更让AI空调具备了感知环境的“第六感”。
AI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服务”的质变。海信空气事业部用户与产品企划部部长李本卫指出:“基于星海大模型的AI空气管家,能理解‘孩子刚运动完回来,开空调别吹着他’这类复杂需求,自动推导并执行制冷+防直吹的组合方案?!闭庵侄嘀噶罾斫庥氤【霸づ心芰?,融合了室内外环境、地域、天气、时间及用户行为等多维数据,构建起动态化的空气服务体系。
在节能领域,AI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长虹客餐厅Pro共享空调,在0.1℃精确控温等多项节能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搭载了“AI云节能技术”,依托两大AI识别大模型和一个AI决策中心,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持续学习和深度分析,能够自主智能调节运行频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温度波动和能源消耗。
美的空调国内研发总监刘乾坤博士的判断:“AI将成为破解能源效率瓶颈的关键技术?!?/p>
健康科技实现创新矩阵
健康需求的升级推动空调技术从单一功能净化向全屋空气生态管理升级,形成了多维度的技术创新矩阵。
海信X7Pro首创的第七代双向流换新风技术,在不扩孔的前提下实现80m3/h的立体换气效能,配合TVOC实时监测,构建起室内空气的“自主呼吸循环”系统。这种突破安装限制的技术创新,解决了老房新风改造的行业难题。
健康技术的场景适配性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针对母婴群体对湿度波动的敏感需求,海信“5G荣耀家系列”搭载Think Air全健康空气管理系统,通过仿生气流设计将湿度波动控制在3%以内;TCL“小蓝翼C7”聚焦新房除醛需求,推出无Wi-Fi环境下仍可远程启动的“晾房模式”,其五重净化滤网与TVOC监测??榈淖楹希蓟髦凶靶藜彝サ慕】低吹?。
长效可持续的健康管理成为空调技术研发的新方向。海尔“安睡新风空调”的水洗模块支持12年免更换耗材,即使过滤效率衰减后仍能保持99%的净化效果。
松下“驭氧系列”通过5L/min大流量弥散送氧技术,将室内氧浓度稳定在22%黄金值,配合每秒释放4800万亿OH自由基的纳诺怡技术,实现了主动式健康干预。
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战略的推出,标志着健康技术从单品创新进入系统集成阶段。其打造的“风不吹人空调”采用冷风上送下回、热风下送上回技术,将垂直温差控制在0.1℃。
舒适科技从物理送风延伸到感知舒适
空调舒适性技术正经历从机械调节到无感体验的革命性转变,在静音、控风、美学设计等维度实现突破。
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挂机搭载的行业首创的108mm超大风轮设计,风量高达830m3/h,既保证强劲送风,又能实现风速低至0.3m/s的柔化处理,冷量100%输出却无刺骨直吹。该产品还内置双温湿度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室内外湿度变化,并结合新风湿度补偿技术,智能引入含湿新风,让室内湿度始终维持在40%~70%的人体舒适区间。
机械结构创新成为舒适性突破的关键??缃缛刖值淖访偻瞥觥癤-Wind双机械臂空调”,将扫地机器人路径算法迁移至送风???,左右机械臂可独立控制275°,送风面积较传统产品提升6.6倍。其全隐藏设计的“Z-Wind柜机”通过聚风一体主机与三级匀散系统,实现≤2mm墙面贴合度。
格力“风不吹人”系列的气流组织创新颇具代表性,通过离心风机实现大空间均匀控温,解决了传统空调直吹的健康隐患。
这些技术创新共同指向“全域无感化”的终极目标。TCL空调基于九大国际领先技术打造的“小蓝翼智慧健康科技引擎”,通过AI睡眠、AI语音、AI省电三大核心技术,实现了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无感调节。正如TCL空调健康研究所所长刘汉所言:“最好的空调体验应该是让用户忘记空调的存在。”
竞争逻辑全面升级
前文罗列了太多空调产品的创新技术,却仅是这个行业高科技属性爆发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空调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技术高度和维度必将取代价格成为决定市场地位的核心因素。
2025冷年相关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一些品牌虽然均价大幅下降但市场份额未见增长。然而,以AI、舒适健康为核心卖点的科技产品市场份额却显著提高,这种反差清晰表明消费者愿意为符合需求的创新科技埋单。
眼下,无论跨界融合还是深度自研,空调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运用的创新工具变得更多,可以结合的外部技术种类激增,空调的研发空间更大,技术迭代速度也更快。相应的,空调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科技创新点也越来越多,这是低价内卷永远无法实现的竞争逻辑,也是扫地机器人等产品能备受关注的原因。
事实上,已经有消费者在问:空调是不是可以全年使用?
还有什么机遇,比得过用户对空调跨越季节使用的期待呢?
未来,空调将不再是简单的家电产品,必将进化为家庭健康与空气管理的智能终端,这种进化将创造巨大的增量空间。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那些能够将创新科技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价值的企业,必将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制高点。
站在2025冷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中国空调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深刻转型,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新增长周期已然开启。
本文来源: 《电器》杂志 作者: 于昊,由 电小二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